長期無規律的生活和過度疲勞,可誘發或加重高血壓、冠心病等疾病,尤其是年輕白領,不可自恃年輕體壯而過度透支健康
2002年中國居民營養與健康狀況調查顯示,我國18歲及以上居民高血壓患病率為18.8%,與1991年相比,患病率上升31%。與我國高血壓流行現狀和發展趨勢形成鮮明對比的是,1991年我國公眾的高血壓知曉率、治療率和控制率均處于極低水平,分別只有27%、12%和3%,即使到了2002年也只有30%、25%和6%,與國外先進國家的高血壓防治水平有著明顯的差距。要顯著提高高血壓知曉率、治療率和控制率,以社區為基礎,做好高血壓病人的教育至關重要。近幾年全國幾乎所有社區都開展了大量高血壓教育工作,取得了一定成效,但也存在一些問題,沒有采用分級教育辦法,許多內容對于非醫學專業的病人來說還存在過于繁雜、難度偏大、實用性欠佳等問題,病人不好記憶和理解掌握,應用于實際更有困難,而且缺少科學評價健康教育效果的手段。結合健康教育實際,我們提出幾點建議。
高血壓是一種慢性病,是破壞心、腦、腎等器官的“無形殺手”, 一旦確診,就應當認真對待。然而許多高血壓病人對自己的血壓波動情況掌握得并不十分清楚,有的病人因為沒有明顯癥狀或暫時沒有出現并發癥,就更不關心自己血壓的高低了,這樣在治療上就無從下手,從而導致高血壓病的進一步惡化或引起其他更嚴重的疾病,這些現象屢見不鮮。
目前我國成年人高血壓的診斷標準是:收縮壓≥140mmHg和(或)舒張壓≥90mmHg。原發性高血壓雖然尚無根治方法,但是高血壓對心、腦和腎臟的破壞往往與血壓高度密切相關,同時大規模臨床試驗證明,降壓治療可以減少高血壓患者心、腦血管病的發生率和死亡率,因此采取有效的治療措施使血壓降低,達到目標值(血壓≤140/90mmHg)才是硬道理。血壓易受環境、活動、情緒及用藥不規則等多種因素影響而發生波動,因此高血壓病人要經常家庭自我測量血壓,使血壓盡可能地控制在140/90mmHg以下。據調查顯示,目前中國高血壓患者家庭自測率很低,僅有不到7%能堅持每天測量血壓,超過40%的患者只有在頭暈、頭痛等癥狀發生時才測量血壓,有3.1%的患者甚至半年才測量血壓一次,而這些往往都會造成病情延誤和嚴重的后果。
定期家庭自我測量血壓是高血壓患者了解血壓水平的一種非?煽繉嵱玫姆椒,也是平穩控制高血壓,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的有效措施。根據患者需要在每天不同時間段多次測量,可了解于日常生活中血壓的動態變化狀況;患者才能真切地感受到服用藥物、限鹽、戒酒、減重等手段對血壓控制的積極作用,糾正服藥不規律、不重視非藥物治療的不良習慣。同時,能夠提高患者認知程度和控制疾病的信心,改善控制狀況,降低治療費用。
因此建議高血壓患者家庭選擇購買符合國際標準、精準度高、便利性強的電子血壓計或水銀血壓計,即便無醫生幫助也能準確的了解各種狀態下的血壓變化,掌握降壓藥物的療效,使血壓達標,降低心腦血管的發病率。
邁克大夫臂式血壓計的上蓋板如果合不住,多因用力過大彈簧片卡過位,需用小螺絲刀松掉蓋板兩側的螺絲,將彈簧卡放回原位,重新裝好螺絲就可以使用了
一、根據癥狀估計血壓高低,憑感覺用藥
有的人認為,只要沒有不適癥狀,高血壓就不用治療,這是非常錯誤的。血壓的高低與癥狀的輕重不一定有關系。大部分高血壓患者沒有癥狀,有些人血壓明顯升高,但因為患病時間長,已經適應了高的血壓水平,仍沒有不適的感覺,直到發生了腦出血,才有了“感覺”。
高血壓是用血壓計量出來的,不是感覺出來或估計出來的,沒有不適感覺,并不能說明血壓不高。高血壓患者應定期測量血壓,如每周至少測量血壓1次。不能“跟著感覺走”來估計血壓。高血壓的診斷標準是:非同日3次測量,收縮壓≥140mmHg和(或)舒張壓≥90mmHg。
二、不愿意過早服藥
很多年輕患者被診斷為高血壓后,不愿意服藥,擔心降壓藥會產生“抗藥性”,用得太早會導致以后用藥無效,趁現在癥狀不重就不用藥。這都是非常錯誤、而且十分危險的觀念。
降壓藥不會產生耐藥性。除非早期的輕度高血壓,通過嚴格堅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而降壓達標者不需要用藥外,其他患者都是越早服藥治療獲益越大。
血壓升高的主要危害是不知不覺中損害全身的大、中、小血管,損害心、腦、腎等多個器官的功能,血壓控制得越早,能越早地保護血管,預防心、腦、腎損害,其遠期預后越好。不要等到發展到心、腦、腎臟器損害時再用藥,就已失去了最佳治療時機。
三、降壓治療,血壓正常了就停藥
有些患者服藥后血壓降至正常,就認為高血壓已治愈,而自行停藥。這是非常有害的做法。高血壓和傷風感冒不同,高血壓不能治愈,只能通過綜合治療被控制,這就需要長期、甚至終生服降壓藥!皥猿址幨歉哐獕夯颊叩拈L壽之路”。停藥后,血壓會再次升高,血壓波動過大,對心、腦、腎靶器官的損害更嚴重。
正確的做法是,在長期的血壓控制達標后,小心地逐漸減少藥物的劑量和種類,一般只對那些能夠嚴格堅持健康生活方式的患者可以減藥量。在減藥的過程中,必須監測血壓的變化。
四、只服藥、不看效果
有些人以為只要服藥就萬事大吉,再也不用擔心了,不關注自己的血壓值,不定期測量血壓,這樣不能保證血壓長期平穩達標。另外,降壓原則強調個體化用藥,其中一項便是堅持定期對血壓進行監測并記錄,以便掌握用藥與血壓變化的關系,了解需要用多大劑量或怎樣聯合用藥,才能使血壓穩定在理想水平。
五、自行購藥服用
有些人患高血壓后,不按醫囑服藥,而是按藥店的推薦用藥,或者偏信廣告中的“好藥”;有些人認為價格越貴的藥越是“好藥”,一味追求那些新藥、特藥;有些人看別人服用什么降壓藥有效,就照搬過來為己所用,自行購藥服用,這些做法都是盲目性的,有害的,也不安全。目前,治療高血壓的藥物種類繁多,每種藥物降壓機制各不相同,都有其適應證,也有一定的不良反應。
降壓藥物的選擇一定要經醫生根據病情,作必要的化驗檢查,兼顧到患者的血壓水平、并存的其他危險因素、伴隨的靶器官損害的情況,選擇能有效降壓、對患者無不良影響而且能保護靶器官的藥物。在醫生指導下治療,才是合理的治療方法。
六、靠輸液治療高血壓
有的患者想依靠輸幾天液降壓。除了高血壓急癥如高血壓腦病、主動脈夾層等,需要靜脈點滴降壓藥,以快速降壓外,一般的高血壓不需要輸液治療。有的患者認為輸液能活血化淤,改善循環,預防血栓。其實平常輸液對預防血栓是沒有作用的。長期堅持規律地口服降壓藥并綜合干預其他危險因素(必要時降糖、降脂、服小劑量阿司匹林等)是最好的治療方法。
七、血壓降得越快、越低越好
有些人認為血壓高了,降壓應該越快越好、越低越好。其實不然。除非血壓急劇升高導致了危險,必須快速降壓。一般來講,降壓治療要掌握緩慢、平穩的原則,4~12周達到目標值。血壓下降過快、過低,易發生缺血性事件,甚至并發腦梗死等嚴重后果,尤其是老年人。
八、相信“靈丹妙藥”可根治高血壓
高血壓一經確診,絕大多數患者需要長期、終生堅持非藥物和藥物治療。不少廣告宣稱,某種藥物、高科技產品、保健食品或保健儀器能根治高血壓,不必再吃降壓藥,這些都是偽科學宣傳。
目前,全世界尚沒有哪一種藥物、保健品、保健儀器能夠根治高血壓。不管在何地何種媒體宣傳的能根治高血壓的“靈丹妙藥”,都是虛假宣傳,干擾高血壓的規范治療,非常有害,有的人因此而延誤治療,甚至喪命。
九、過分信任純天然藥降壓
部分人認為西藥不良反應大,純天然藥無毒無不良反應。某些人就利用患者的心理,宣揚某些天然藥品的療效,宣傳高血壓患者通過服用某些天然藥降壓,可擺脫西藥不良反應的困擾。其實,天然藥同樣也有不良反應。大多數純天然藥降壓的真正效果尚待研究確定,不要盲目迷信。
十、迷信保健品、保健儀器的降壓作用
有些人認為“是藥三分毒”,西藥有不良反應,不愿意長期服用西藥。有人就宣傳鼓吹某些保健品、保健器具的“降壓療效”,可使高血壓患者擺脫西藥不良反應的困擾。
實際上,保健食品、飲品及降壓器具如降壓枕頭、降壓手表、降壓項鏈、降壓帽、鞋墊等,大多不具備明確的降壓作用,有的即使有,降壓作用也很輕微,不能達到治療目標,還造成延誤規范治療的時間,最終危害健康。
也就是說,在高溫多汗的夏天,我們每個人在排汗的同時都相當于服用了一片利尿藥...
3.測壓計(1)汞柱式血壓計:由玻璃管、標尺和汞槽構成(圖9-8A)高血壓病是最...
高血壓是一種常見病;颊卟粌H需要醫生的指導,自己也要正確認識疾病、配合治療...
●坐靠背椅坐位(可以避免緊張),雙腳著地,不要翹二郎腿從我們日常使用的購物網...
對于醫院所測血壓變異大的病人,醫院測得血壓和家庭自測血壓差距明顯的病人,或...
中年人由于平時工作忙,壓力大,鍛煉少,已成為高血壓的多發人群隨著醫療衛生實...
首先每隔一段時間都要對家用電子血壓計進行校對,同時對于血壓計的存放也要慎重...
⒊堅持鍛煉,增強體質:每天體育鍛煉,不僅可以增加能量消耗,調整身體的能量平...
啥意思呢?指南建議新發現的1級高血壓,暫時可以不用服用降壓藥,通過生活方式來...
心臟病變都寫在“臉”上舒適100網?近年來,隨著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,醫學知識的...